经济是基础,但经济稳步的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就没有人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环保正逐步有了深刻的变化。环保慢慢的变成了今天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基础。
自2013年开始,环保部每月针对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并对空气质量状况做排名。在空气污染治理慢慢的变成了各级政府头等大事之际,该排名甚至比昔日的GDP排名更受关注。
据悉,今年9月底10月初,环保部环境监视测定司在一份文件中明确,对发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况,用当月监测数据的日最高值替代弄虚作假当日的监测数据,而之前则是用当月监测数据的日最高值替代当月平均值。只把造假当天的数据用高值替换,对整月的空气质量数据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业界一致认为,新的规定对数据造假的惩罚力度有所减轻。
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刘友宾强调,环保部从来就没对环境造假行为有过任何放任和丝毫纵容。他回应称:一方面,环保部落实《环境保护法》、两高《关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和法规和要求,加大数据审核力度,对环境监视测定数据造假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环保部已经有足够的手段来惩治造假行为,追究造假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要科学、准确评估造假行为对数据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尽可能用技术方法还原、恢复数据的本来面目,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客观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动情况。但他没有正面确认对空气质量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罚规则的调整,也没有解释为何进行这样的调整。
另一位环保系统内监察执法人士也表示,经常使用惩罚性的高值代替造假时段监测数据,会导致误差慢慢的变大,年度改善目标无法合理制定。“久而久之大气改善任务就虚了。而用合理的替代值去替代,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政策。”
一位大气污染防控领域的专家这样认为,一经发现某个空气质量数据是假的,就应将其弃用,环保部应当将弄虚作假的数据标注出来,然后说明原因。此外,环保部还应该向所有参与考核的城市公示,标明某市哪一天哪个数字存在造假。“这就和贪污腐化一样,你公示以后,人民群众监督他,他肯定怕,就不敢去造假了。”
一位地方环保局人士称,从保护地方积极性的方面考虑,“如果按照原来规定,用月高值来替代月均值,只会造成一些地方破罐子破摔,以后都不干活了。”
另外,业内也有意见认为,新规用月高值替代造假当天的值来加入排名,对其他城市不公平。“你只是发现他这一天是假数,你不知道他昨天或者另外一天是不是假数。”一位地方环保官员认为,弄虚作假的城市不应该加入排名,“弄虚作假比排名的最后一名还要恶劣,他失去了诚信,性质就变了。一旦被抓住,应该单独列到一个弄虚作假的城市名单里去,让他加入排名就是优待了。”
经济是基础,但经济稳步的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就没有人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
今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视测定改革 提高环境监视测定数据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坚决防范地方和部门不当干预,重点解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视测定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视测定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对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以及给环境监视测定机构和人员下达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任务等问题。《意见》要求加大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力度,严格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